新闻追踪在表现革命伟人的影、视、剧中,由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创作演出的大型话剧《虎踞钟山》是第一部以刘伯承元帅为主人公的作品。可喜的是,就这“第一部”,便是令人击节赞叹的精品力作。
刘伯承,在中国当代军事史上,被称为“战神”,不仅正史上有着他的赫赫战绩,就是在民间,也有许多关于他百战百胜的神奇传说。如何表现这样一位“战神”?可以说,在刘伯承几十年的沙场征战生涯中,有取不尽的题材,说不尽的故事。但《虎踞钟山》的编导,却独具慧眼地选取全国解放后刘伯承向中央主动请缨办军校这一片断,弃“武”从“文”,却仍然紧扣“武”字作文章,表现了刘伯承作为无产阶级军事家在部队建设上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崇高的思想境界以及推动部队向现代化、正规化转折的伟大贡献。
大幕启时,一声炮响,杀声震天,烟雾弥漫,国民党“青天白日”旗凄惶飘落,鲜艳的八一军旗冉冉升起,……《虎踞钟山》一开篇,即以简练的笔触,把观众带入半个世纪前,解放战争最激动人心的一刻:南京攻克,蒋家王朝覆灭!然而也正是在这一最为光辉的时刻,我们却惊诧地看到这样一幕:解放军骑兵司令崔保山,对国民党战俘———“蒋军”中将、“坦克闪击战专家”吴觉非,玩了一出让其空枪自毙的游戏。对战俘的这种戏弄,不仅违反战场纪律,更典型地表现出作为胜利者的解放军某些指战员身上存在着的一种令人感觉非常不悦和不安的情绪和意识……作为革命家的刘伯承,从崔司令身上看到了一种目光短浅的“革命到头”的满足感,敏感地意识到中国革命军事史“从现在开始需要向现代化、正规化进军了。”
以建国初期的条件,办军校谈何容易!《虎踞钟山》的编导没有着眼于克服种种困难的物质过程,而是全力抓住克服这些困难的精神过程:首先是围绕教员奇缺而不得不聘请国民党战俘作教员而展开的思想冲突。具体到学与教即崔司令与吴觉非的矛盾中:“胜利之师”却要接受“败军之将”的教育,冲突不仅是难以避免的,而且是相当痛苦的。崔司令为自己的“命运”竟然掌握在手下败将的手中而恼怒,他拔出手枪,大闹课堂,对吴觉非的战俘身份极尽嘲讽之能事,不过是一种难言之痛的曲折的发泄;而为拒绝补考开枪骂人则是这种痛苦的爆发。正是这一对矛盾,使剧情发展波澜起伏、曲折抓人;而其中的意义却不平常: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军队,在走向现代化进程的初始,这种痛苦正是为提高自身必须付出的代价。
从矛盾冲突的具体人物看,无论是崔保山,还是身在课堂而向往重返战场的杨震,其对立面似乎都与刘伯承无关,而实际上刘伯承却始终处于冲突的中心。因为吴觉非作为旧军人不仅在世界观上远远落后于时代,作为败军之将更是处于被动授课的地位,他不可能具有刘伯承那样对于中国革命军事现代化进程的超前意识和战略眼光。《虎踞钟山》的编导者通过一系列细节的描写,表现了刘伯承对于中国革命军事向现代化转折的执著追求。例如大闹课堂一场,在批评崔保山之后,请吴觉非继续授课,当吴觉非仍因惊魂未定而犹豫时,刘伯承毅然放下院长身份临时充当课代表,口令全体起立,向吴敬礼:“课代表刘伯承请你继续授课!”这种身体力行,表现了刘伯承全力推进现代化进程的良苦用心,场面感人。
在一系列矛盾冲突中,最震撼人心的是甘有根的被“淘汰”。甘有根,毛主席的卫士、刘伯承的救命恩人、张思德的战友,在战争年代出生入死,七次负伤,十五次立功。他渴望学习,但文化底子过薄,只是经再三争取,由组织上照顾才进了军校,终于不能“赶上趟”,用功复习乃至晕倒也没有补考及格,按规定他要被处理退学了。这就是说,甘有根这样的革命功臣,在军队现代化进程中被淘汰了。“历史的转折太残酷了,它将不可避免地伤害一部分同志的感情,让他们作出新的牺牲。”刘伯承不得不面对这一残酷,个人的情感(救命恩人)乃至革命同志间的情感只能服从这一历史的选择。尽管他为这种残酷的选择而流泪,为不能修改规章留下甘有根而内疚,但他深知这种残酷虽不合情但却合理,这个“理”正是历史的客观法则。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刘伯承作为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的思想境界的历史高度和博大胸怀。
在以往表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影、视、剧中,编导所着力刻划的是主人公高尚的革命情操。而《虎踞钟山》一剧,虽然也充分注意到了对刘伯承革命情操的表现,但编导似乎并不满足这一点。它是以刘伯承高尚革命情操为基点,贯穿始终的却是对主人公对军事现代化的超前意识,他的战略眼光以及对这一目标的全力追求,这就使人物的思想境界升华到了时代的制高点,因而使伟人具有一种神圣的历史感。可以说《虎踞钟山》在伟人戏剧系列中跨上了一个新台阶。